色彩风格

襄城:积极探索建立轻刑案件“一站式”办理新模式 推动轻罪治理专业化规范化

【字号:    】        时间:2024-07-25      

  如何高质效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一直是襄城区检察院积极探索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襄城区检察院立足检察工作实际,以轻罪案件办理为切入点,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政法协同平台,深化与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协作沟通,在简化程序、实化保障、强化质效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建立轻刑案件“一站式”办理新模式,实现轻罪案件办理专业化、规范化。该机制运行以来,该院通过“一站式”办理审结轻微刑事案件20件,占全院审结案件的9.34%。 

持续深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提升轻罪案件“前端质效”

  ——前移端口,助力案件繁简分流。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作用,依托“专职常驻”机制深化与公安机关协作沟通,积极探索完善定期通报会商、办案规范分析研判、检警同堂培训等机制,常态化提前介入,实质化引导侦查,对20余件拟报捕案件提前筛查,引导捕前分流,提高协作配合效率。加强对逮捕、起诉必要性条件的审查,对于轻刑案件与侦查机关实行同署办公,引导开展侦查取证、追赃挽损、刑事和解等工作,无缝衔接侦查办案,推动刑事政策在侦查前落地,从办案前端提升“简案”质量。

  ——强化联动,推动案件快慢分道。与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座谈会商,就规范适用速裁程序办案机制达成共识在市公安局执法办案中心设立速裁法庭,共同搭建公检法司一站式简案快办工作平台,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速裁程序办理条件的案件,一律适用速裁程序,在速裁法庭审理,全面推进速裁程序办案的适用。今年3月以来,已适用速裁程序审结案件32件,平均办案周期14天,较之前提升46% 

  ——完善机制,实现案件轻重分离。完善专业化、集约化案件分办机制,充分考虑案件复杂程度和社会影响因素,按照科学测算、动态调整的原则,不断推动案件轻重分离,切实推进简案快办、繁案精办、难案专办、大案联办,激发检察办案活力,全面提升司法效能。 

不断优化办案方式,加快轻罪案件“中端流转” 

  ——科学设置办案团队,优化办案力量配置根据案件中人员结构和刑事案件数量、类型、难易程度等特点,设立危险驾驶案件办案单元、交通肇事办案单元等“简案”快办团队,分类别集中办理各类轻微刑事案件。对认罪态度好、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简单充分的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速裁案件,全面优化侦查、起诉运作流程,实行审查标准、办理流程、案卷文书“三统一”,积极推进在48小时内完成侦、诉、审,不断提高轻微刑事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做到精准发力、类案专办,真正实现办案环节无缝衔接、高效办结。 

  ——规范简办流程,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在案件“提速”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行“五集中”“二简化”的办案方式,即对于适用速裁程序办理的案件,采取集中受理、集中告知、集中具结、集中起诉、集中出庭,简化办案程序、简化文书制作的办案模式,缩短办案周期,在案件“提速”同时,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最大限度实现司法资源集约化、司法效率高效化、司法成本最小化。

  ——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办案效率。积极探索类案办理机制,对常见、高发类案,通过联席会议、提前介入等,进一步深化在案件定性、立案标准、法律适用、证据收集、认罪认罚等方面的共识,消除理念分歧,增强办案合力和凝聚力。该院与公安、法院已就危险驾驶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案件有关法律适用问题和证据标准等形成座谈会议纪要,有效提高了该类案件办理质效。 

全面提升办案效果抓好轻罪案件“后端治理” 

  ——畅通行刑衔接,确保法律监督到位。针对部分轻微刑事犯罪,在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后,推进行刑反向衔接工作规范化,有效解决相对不起诉后行政处罚缺位的问题,最大程度规避“不诉了之”的机械化办案问题。今年来,该院对54件不起诉案件进行了全面筛查,提出建议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6件,扎实完成不起诉案件的“最后一个环节”。

  ——开展释法说理,确保矛盾处置化解到位。从提前介入到开展案件审查,检察官全程开展释法说理,以“检调对接”等形式,帮助双方化解矛盾、解开心结。通过释法说理,促进达成刑事和解案件19件。为破解轻微刑事案件和解难题,该院还联合法院、公安、司法局等单位签署了《襄城区刑事案件赔偿金提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助推轻罪治理体系建设。 

  ——制发检察建议,确保治罪治理融合到位。在依法办好每一个“小案”同时,深入探究类案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内在规律,针对常发、多发问题向相关单位制发类案检察建议,从而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将“简案”的数量优势拓展到法律监督“质量”的成效上。该机制运行以来,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2份,均已被相关单位采纳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