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按时收到妈妈的抚养费吗?目前学习和生活还有什么困难吗?”5月15日,襄城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对一起抚养纠纷案的当事人进行电话回访。在该院的支持起诉下,这起涉及8岁少年小明(化名)的抚养纠纷案件已成功调解,切实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017年,小明出生后不久,其父母因感情破裂离婚,小明跟随父亲生活。然而,命运多舛,2024年6月,小明的父亲因病离世,年幼的他只能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两位老人年事已高、疾病缠身,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全家仅靠姑姑的收入维持生计。这样的家庭状况,让老人忧心忡忡,担心无法为小明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为了让小明的成长多一份保障,2024年12月,小明奶奶怀着忐忑的心情,向襄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求助,希望检察机关能帮助解决小明的抚养问题。
该院立即组建工作专班,围绕小明目前的家庭条件、生活状况、监护情况等展开全面细致的社会调查。经深入走访核查,确认小明一家确属抚养困难,爷爷奶奶难以承担起抚养小明的重任。“小明父母离婚后,其母未尽抚养义务,现小明父亲离世,爷爷奶奶年迈,小明为未成年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有权要求其母亲给付抚养费。”未检检察官说道。该院遂依法就小明抚养纠纷一案启动支持起诉程序,并向襄城区法院提交支持起诉书。
2025年2月,案件进入庭审及调解环节,未检检察官全程参与调解工作。调解室内,一场爱与责任的拉扯悄然展开。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的小明母亲坦言,自己又生了个女儿,实在是顾不过来;而小明的奶奶一心想着孩子好,坚持认为亲妈带孩子对孩子成长最有利。两代人,两种立场,在调解桌前各不相让,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对此,未检检察官积极配合法官梳理调解思路再次调解,一方面向双方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子女抚养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小明母亲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另一方面从家庭伦理、亲情责任角度出发,耐心阐释家庭温暖和亲情陪伴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最终,在法与情的双重感召下,双方放下心结,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小明继续跟随祖母生活,由祖母履行监护职责;小明母亲自2025年1月起,每月支付抚养费直至小明年满18周岁。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社会的未来。“检察机关依法支持起诉,能够帮助诉讼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尽快解决纠纷,有效守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未检检察官说道。在检察机关的努力下,8岁的小明重展笑颜——他每天背着装有母亲新买文具的书包上学,这小小的书包,不仅承载着学习用品,更装满了两个家庭重新凝聚的关爱与责任。